回望歷史增添力量 展望未來砥礪前行 ——中信仁和黨支部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將光谷生物城“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先學先改的精神落到實處,9月23日,中信仁和黨支部張仲杰書記帶領公司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團員一行12人,來到了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和武昌都府堤紅色旅游文化街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向即將到來的建國70周年獻禮。
中山艦博物館
中山艦博物館呈軍艦型坐落在金口鎮長江之濱的牛頭山下。中山艦原名“永豐艦”,1910年由清政府訂購于日本,1913年加入北洋政府海軍。雖然中山艦噸位不大,但因其特殊的經歷而成為一代名艦: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隨后又歷經“護法運動”“東征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廣東省省長胡漢民下令,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
中信仁和一行先后參觀了中山艦艦體、中山艦出水文物展區和中山艦史跡陳列區,看著船體底部致命的“十字傷口”、破碎的甲板、懸掛的萬國旗、打撈出水的文物,聽著講解員將中山艦的歷史娓娓道來,讓大家仿佛重回當時的抗日戰爭現場,耳邊似乎還能聽到槍支炮彈的聲音。中山艦見證了中國人民不畏列強、英勇反抗的近代史,是中國革命者的愛國熱情與革命精神最好的證明,同時警醒著我們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如今銷煙雖已遠去,但烈士浴血奮戰的吶喊聲言猶在耳!
都府堤紅色旅游文化街
戶部巷北邊不遠有一條青石小路,它有著“中國第一紅街”的稱號,這條長400多米的都府堤紅色旅游文化街,由南往北分別有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陳譚秋烈士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和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這里也是中信仁和黨支部此行的目的地。
1.陳潭秋烈士紀念館&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
青墻黑瓦,紅柱磚框,這便是莊嚴肅穆的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中共五大會址紀念館了。一樓是中共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簡介,二樓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潭秋的臥室和事跡展室。這些珍貴的照片和手寫書信等,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薪火相傳的奮斗過程。
2.毛澤東同志舊居
毛澤東同志舊居是毛主席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攜夫人楊開慧及家人的住地,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便是在此寫成。舊居南側是“毛澤東在武昌”展館,記錄偉人在武昌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從1918年初次借道武漢赴京,到1974年秋最后一次來漢,毛主席總共到武漢四十多次,幾乎每次都要“暢游長江,夜宿東湖”,留下了“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等諸多名句,足見他對武漢的厚愛。
3.農民運動講習所
位于武昌紅巷13號的是國共兩黨共同創辦的一所培養農民運動干部的學校。這里有農講所大教室、大操場、學生宿舍、教師辦公室等地方,培養了1600多名學員,成為農民武裝自衛的領導者,有力地促進了全國農運的發展,形成共產黨“槍桿子里出政權”武裝割據的有生力量。
習總書記曾說:“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本次紅色主題教育活動讓大家重溫中山艦的革命史跡,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回顧歷史,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和昂揚斗志,展望未來,吾輩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