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縣“交通+旅游扶貧”鋪就鄉村振興康莊大道
初夏時節,白蓮河波光瀲滟,位于河畔的湖北英山縣“四好農村路”九大線顏值滿滿,車行順暢,成為疫情后市民和游客青睞的網紅打卡地。
九大線,是英山縣為探路“交通+旅游扶貧”而實施的“四好農村路”項目,將溫泉鎮九龍口至方家咀鄉伯仲橋沿線6個村與英山四季花海4A級旅游景區緊緊相擁,串起了“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成為托起百姓希望的通衢,鋪就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路暢景美 鍛造惠企富民“金鑰匙”
四季花海旅居新鎮度假區是英山重點招商的旅游項目,2017年九大線一期4.2公里水泥路修到景區后,去年又提檔升級為瀝青路。公路兩側配套建有2至2.5米彩色路肩步游道,路面總寬達12米,一通車就蝶變為美麗風景線、城鄉產業線、生態富民線。
這條路,使“交通+旅游扶貧”模式好戲連臺,漸入佳境。四季花海景區相繼建設花海觀光、農耕體驗、休閑娛樂、旅居度假、禪修養生等功能區,旅游市場不斷擴大,成為英山全域旅游龍頭項目、黃岡旅游新名片。景區最高單日游客量突破1.5萬人,2017年開業以來累計接待游客150多萬人次,貢獻稅收5000多萬元。
四季花海公司沿著九大線打造融漢唐古韻、歐式風情、鄉土氣息于一體的多彩風情花香小鎮,著力培育“山水花泉”核心吸引物,使旅游經濟活力迸發。沿線50多幢民房進行了特色改造,帶動村民辦起了30多家農家樂和民宿,周邊100多名農民依傍旅游實現就業,37個貧困戶在景區找到合適的崗位,月收入達3000元,實現穩定脫貧。溫泉鎮大垴寨村七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姜勝軍家位于景區南大門,2017年水泥路修通后,他就利用自家小洋樓開起農家樂,年收入達10萬元。
像姜勝軍一樣吃上旅游飯的,還有同村的柯能益。家門口的路變寬變美后,他和妻子結束了打工漂泊生涯,2018年回家辦起民宿,年收入達到8萬元。“過去是遠走他鄉、天各一方,現在過上了夫妻創業同崗的溫馨時光。”他滿面笑容地說。
有了“四好農村路”,各項惠民政策就能更多惠及群眾。今年5月,英山探索建立了四季花海片區聯合黨委,打造村企共建綜合體,帶動沿線片區6個村共同發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文旅融合。
四季花海黨支部書記馬格勝,對寫好“黨建+”“交通+”文章信心十足:“我們要實現片區共同發展,優勢互補,使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充分涌動,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業興人和 筑牢美麗公路“硬支撐”
英山在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全域旅游示范區、美麗鄉村示范帶進程中,縣長田洪光多次調研交通時指出,“四好農村路”建設是實施旅游活縣、交通強縣、鄉村振興戰略的“硬支撐’。
九大線改擴建工程被作為“四好農村路”示范線加以推進,達到二級公路標準,為沿線6個村5000余名群眾打造了10分鐘快車道。
四棵楓村坐擁獨特的山水、人文資源,過去雖與四季花海僅一水之隔,但交通瓶頸制約導致村民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
路一通,四棵楓村一躍成為四季花海景區南大門,村子的顏值、產值隨著這條路激增。著眼于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魅力水鄉”,實現道路硬化、路邊綠化、庭院美化、水面凈化、塆組亮化,四棵楓村成為城里人羨慕的鄉村旅游打卡地。
良好的發展前景引來了能人創業。28歲的青年張海龍在外從事教育培訓,去年抓住商機,投資1000萬元創辦四棵楓旅游服務管理公司,布局農業采摘、農家樂等產業。
發展大棚蔬菜、苗木種植、光伏發電產業,村集體經濟年增收達20萬元。6位村民還與村集體合作入股成立了林楓苗木合作社,助力鄉村旅游發展,基地面積達到100畝,吸納10個貧困戶在合作社從事園林栽培、苗木管養。
四組58歲的王國民是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他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還利用嫁接、栽培技術專長在合作社就業,年收入達到3萬元。
四棵楓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王保林說:“以白蓮河、九大線為依托,將結合村情村史打造‘楓村夜宿’旅游名片,建設畢昇活字印刷體驗館、書畫研學基地、鄉村手工藝體驗工坊,以及民宿農家樂,讓城里的游客來村里‘森呼吸’,享受慢時光。”
修一條路,引領一方產業,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英山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到2500余公里,310個村全部通水泥路,今年全力推進120公里“四好農村路”示范線建設,為該縣“旅游經濟”裝上新引擎。